99热这里只有精品1|95成人爽a毛片一区二区|在线免费看黄的网站|日本精品|国产欧美视频在线

18091828935

聯系我們

  • 18091828935
  • 710068
  • 1057546371
  • 9:00 ~ 19:00
  • 陜西省西安市高新區科技五路8號數字生活A棟11906室

ISO 50001能源管理體系咨詢

能源管理體系是在借鑒質量、環境管理體系等成功體系模式基礎上,根據能源利用和管理的特點,為各類用能單位進行能源管理提供的一項優化模式,目的是通過建立、實施一整套系統完整的能源管理標準、規范,指導和促進用能單位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能源管理體系是建立并實現能源方針、目標的一系列相互關聯要素的有機結合,包括組織結構、職責、慣例、程序、過程和資源等。它根據用能單位能源利用特點,運用過程方法、系統工程原理和PDCA管理模式,對能源利用全過程進行系統識別,劃分為可控制的過程單元;針對這些過程單元及相互作用,策劃一系列相互關聯的管理控制活動,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將策劃結果文件化,規范并確保各項能源管理活動和利用過程有效實施運行,使用能單位能源管理形成自我約束、自我完善、自我改進的運行機制,以實現能源方針、目標。與傳統節能措施相比,能源管理體系涵蓋了企業能源管理和利用的全過程,具有全面性、規范性、系統性的特點。

國際上有關國家制定并實施了能源管理體系國家標準,如英國能源效率辦公室針對建筑能源管理制定的《能源管理指南》、美國國家標準學會(ANSI)制定的MSE2000《能源管理體系》、瑞典標準化協會制定的《能源管理體系說明》、愛爾蘭國家標準局(NSAI)制定的《能源管理體系要求及使用指南》、丹麥標準協會發布的《能源管理規范》等。此外,韓國也發布了相應的國家標準,德國和荷蘭也制定了相應的能源管理體系規范。另外,歐洲標準化委員會(CEN)和歐洲電氣技術標準化委員會(CENELEC)共同組建了一個特別工作小組,研制三個與能源管理有關的歐洲標準,其中即包括一項能源管理體系標準。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也在積極推進能源管理體系國際標準的制定進程。2007年初至今,先后在奧地利、泰國和中國召開了3次關于能源管理體系標準的國際研討會,特別是2008年4月在北京由國家標準委(SAC)和UNIDO共同組織召開的能源管理體系標準國際研討會上,ISO、UNIDO以及相關國家標準化組織的代表和專家就能源管理體系國際標準的結構、核心理念、要素、與其他國際標準的差異等進行了卓有成效的交流和討論,并就能源管理體系國際標準的框架內容達成基本共識。這幾次重要會議的召開為我國能源管理體系標準的研制提供了改進和完善的機會。

為推動能源管理體系國際標準的制定,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成立了ISO/PC242-能源管理體系項目委員會,由美國、中國、巴西和英國共同承擔該委員會的相應職務,由美國和巴西承擔秘書處的工作。該委員會已于2008年9月召開第一次工作會議,起草能源管理體系標準草案。42個成員國參與了這次標準的制定,而另外的10個成員國則作為觀察者。2011年6月15日,ISO50001能源管理體系國際標準正式發布。

國家標準GB/T23331-2009《能源管理體系 要求》,于2009年3月11日發布,2009年11月1日實施。該標準借鑒了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的成功模式,結合能源管理的特點和特殊要求,經數十位行業專家共同研究制定而成,它為各類組織開展能源管理工作提供了一種有效的能源管理工具。

實施能源管理體系的意義

在組織內部建立規范的能源管理體系,使能源管理的各項手段和措施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全面系統地策劃、實施、檢查和改進各項能源管理活動,實施全過程管理,以期獲得最佳的節能效果。建立和實施能源管理體系的重要意義在于:

1、可制度化地把節能減排工作上升到戰略高度

依據標準規定的要求建立和運行能源管理體系是企業最高管理者的一項戰略性決策。從體系的全過程出發,遵循系統管理原理,通過實施一套完整的標準、規范,可在企業內建立起一個完整有效的、形成文件的能源管理體系。標準注重建立和實施過程的控制,使企業的活動、過程及其要素不斷優化,通過例行節能監測、企業能耗計量與測試、企業能量平衡統計、企業能源審計、內部審核、管理評審、自我評價等措施,不斷提高能源管理體系持續改進的有效性,實現能源管理方針和承諾并達到預期的能源消耗或利用目標。最高管理者引領全體員工共同參與分析和評價能源因素、量化能源利用、確定管理優勢和弱點、分析相關方的需求、預測實施障礙,對能源管理全過程進行控制和持續改進,實現國家規定的節能減排目標。

2、有利于企業內部能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工作準確地貫徹落實

傳統的能源管理方式,只解決了“誰”、“做什么”(結構化)的問題,而“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運行績效),主要由任職者憑個人的經驗,甚至意愿來決定,這是執行中走樣或工作中出現推諉等不良風氣的主因。通過能源管理體系建立一套科學、明確、可操作的規范,便能大大減少工作中的隨意性。同時,各級部門、各個崗位的人員能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在能源管理中“做什么”、“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等問題,將有利于節能目標分解落實和考核,有利于國家政策法規制度的貫徹落實,有利于企業內能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工作準確地貫徹落實。

3、規范節能行為,建立節能的自律機制

通過建立、實施并保持能源管理體系,研發并實施先進的管理方法和技術,提高節能意識,提高企業能源的有效利用。通過標準的約束、規范等一系列扎實的活動,最終使企業逐步建立起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節約能源的自律機制。

4、為應用先進有效的節能技術和方法、挖掘和利用最佳的節能實踐與經驗搭建良好平臺

實施能源管理體系標準確實能夠改進企業的能源管理績效,但是能源管理體系的成功實施還需要相關技術和方法的支持。能源管理體系以資源節約為目的,以高效節能產品、實用節能技術和方法以及最佳管理實踐為基礎。因此,在建立和實施能源管理體系時,就已經充分考慮采用最佳可行的節能技術和方法,同時考慮采用這些節能技術和方法的成本效益,這就為應用先進有效的節能技術和方法、挖掘和利用最佳的節能實踐與經驗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

5、可準確實施能源管理績效評價

標準指出,可行時,建立能源管理標桿,作為制定能源目標和指標、評價能源管理績效的主要依據。能源管理標桿通常是指同行業先進水平、國內先進水平、國際先進水平的績效指標。這些指標應是客觀的、可比的、可驗證和可再現的。它們應適用于企業的活動、產品和服務,與其能源方針和目標一致,并且具有較好的適用性,成本效益高,技術上先進合理,管理上可行,可作為考核能源管理體系總體績效的重要手段。

6、提升企業的效益和水平

——提高企業整體的能源效率和經濟效益。能源管理體系標準將企業管理能源的視角從單一的產品或者企業單元的效率轉向整個企業的能源效率,從而拓寬了視野,有利于促進企業整體能源效率的提高。

——保障企業能源管理的合規性。能源管理體系標準要求企業能源管理工作符合國家能源方面法律法規、政策、標準和其他要求,從而促使企業有效地貫徹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標準等,促進節能目標的實現。

——提升企業能源管理的技術水平。能源管理體系標準要求企業產品和過程設計中,充分考慮能源的合理利用,借鑒節能新技術和方法、最佳節能實踐和經驗等,促進企業能源管理技術水平的提升。

——建立高效運行的能源管理結構。能源管理體系標準的實施解決了傳統的能源管理方式中“職責不清、結果不明、程序不規范”等問題,可建立和完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和相互促進的能源管理結構。

——提高企業能源管理效益。能源管理體系標準的實施可以幫助企業采用低成本甚至無成本的管理手段來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7、提升企業競爭能力

——增加抗擊能源價格上升的能力。實施能源管理體系有助于能源的節約和合理利用,降低生產過程的能源使用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在能源價格上漲時保持競爭力。

——有利于企業獲取外部資源。通過實施能源管理體系,滿足外部利益相關方(客戶、政府、銀行等)的要求,有利于企業市場開拓、外部融資和吸引投資。

——有利于獲取國家政策支持。通過實施能源管理體系,配合國家節能減排的總體要求,完成節能指標,可獲得國家各類獎勵和財稅政策支持。

8、贏得良好的社會形象   建立能源管理體系并獲得第三方認證,易于獲得外界對企業的能源管理工作和自律機制的認可,有利于企業贏得節能減排、環境友好及可持續發展的聲譽,從而獲得良好社會責任形象。

西安朗眾認證咨詢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陜ICP備18021415號